匿名
未登录
创建账户
登录
MUC Wiki
搜索
查看“计算机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”的源代码
来自MUC Wiki
名字空间
页面
讨论
更多
更多
页面选项
阅读
查看源代码
历史
←
计算机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
因为以下原因,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:
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:
用户
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。
==学制、总学分和学位授予== <big>学制:4 年</big> <big>总学分:162 学分</big> <big>学位授予:工学学士</big> ==各教学环节学时学分== 将本科修读阶段分为大类培养、专业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三个阶段。大类培养阶段,主要开展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,合计 80.5-81 学分,其中必修 72.5-73 学分,选修 8 学分。专业培养阶段,主要开展专业教育, 合计 49-54.5 学分,其中必修 39-39.5 学分,选修 10-15 学分。个性化培养阶段,主要开展个性化教育,合计 6 学分,均为选修学分。此外,实践环节合计 21-26 学分,均为必修。 {| class="wikitable" |培养阶段 |板块名称 | colspan="2" |类别 |学分设置 |修读性质 |总学时 |理论学时 |实践学时 |- | rowspan="6" | 大类培养 | rowspan="3" | 通识教育 | colspan="2" |思政课 |19 |必修 |370 |250 |120 |- | colspan="2" |基本素养课 |27 |必修 |648 |344 |304 |- | colspan="2" |综合素养课 |10 |2 分必修 /8 分选修 |180 |150 |30 |- | rowspan="3" | 学科基础教育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学科基础课 |25 |必修 |513 |387 |126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学科基础课 |25 |必修 |513 |387 |126 |- |软件工程 |学科基础课 |24.5 |必修 |504 |378 |126 |- | rowspan="6" | 专业培养 | rowspan="6" | 专业教育 | rowspan="2"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专业核心课 |39 |必修 |909 |495 |414 |- |专业选修课 |10 |选修 |/ |/ |/ |- | rowspan="2" |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专业核心课 |39 |必修 |891 |513 |378 |- |专业选修课 |10 |选修 |/ |/ |/ |- | rowspan="2" |软件工程 |专业核心课 |39.5 |必修 |945 |513 |432 |- |专业选修课 |15 |选修 |/ |/ |/ |- | rowspan="4" |个性化培养 | rowspan="4" |个性化教育 | colspan="2" |本硕贯通课程 | rowspan="4" |6 | rowspan="4" |选修 | rowspan="4" |/ | rowspan="4" |/ | rowspan="4" |/ |- | colspan="2" |跨学科交叉课程 |- | colspan="2" |全球胜任力培养课程 |- | colspan="2" |行业领域协同育人课程 |- | colspan="2" rowspan="5" |实践环节 | colspan="2" |创新创业实践 |2 |必修 |/ |/ |/ |- | rowspan="3" |专业实践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22 | rowspan="3" |必修 | rowspan="3" |/ | rowspan="3" |/ | rowspan="3" |/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22 |- |软件工程 |17 |- | colspan="2" |社会实践 |2 |必修 |/ |/ |/ |- | colspan="4" |总学分 | colspan="5" |162 |} ==课程设置和修读建议== ===大类培养=== ====通识教育==== 通识教育板块应修学分 56 学分。其中必修 48 学分,包括思政课 19 学分、基本素养课 27 学分,劳动教育 2 学分;选修 8 学分,包括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艺术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课程各 2 学分。课程修读要求请见《中央民族大学通识课程教学计划》。 课程清单如下: {| class="wikitable" |类别 |课程号 |课程名称 |学分 |学时 |实践学时 |修读学期 |- | rowspan="7" | 思政课 |1037010001 |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|3 |54 |18 |4 |- |1037010042 |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|3 |54 |18 |6 |- |1037010038 |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3 |54 |18 |2 |- |1037010043 |思想道德与法治 |3 |54 |18 |1 |- |1037010040 |形势与政策 |2 |64 |18 |1-8 |- |1037010041 |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概论 |3 |54 |18 |1 |- |1037010044 |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|2 |36 |12 |3 |- | rowspan="13" |基本素养课 |1042010079 |大学英语(一) |2 |54 |36 |1 |- |1042010080 |大学英语(二) |2 |54 |36 |2 |- |1042010081 |大学英语(三) |2 |54 |36 |3 |- |1042010082 |大学英语(四) |2 |54 |36 |4 |- |1049020001 |大学体育(一) |1 |36 |36 |1 |- |1049020002 |大学体育(二) |1 |36 |36 |2 |- |1049020003 |大学体育(三) |1 |36 |36 |3 |- |1049020004 |大学体育(四) |1 |36 |36 |4 |- |1045020001 |高等数学(一)上 |6 |108 |/ |1 |- |1045020002 |高等数学(一)下 |6 |108 |/ |2 |- |0011010033 |中华文化 |2 |36 |/ |2 |- |0011010035 |国家安全教育 |1 |188 |112 |1 |- |0000000006 |心理健康 |0 |36 |16 |1 |- | rowspan="5" | 综合素养课 | |人文素养类 |2 |36 |/ |2-7 |- | |科学素养类 |2 |36 |/ |2-7 |- | |艺术素养类 |2 |36 |/ |2-7 |- | |创新创业素养类 |2 |36 |/ |2-7 |- |0011010036 |劳动教育 |2 |36 |30 |1-8 |} ====2.学科基础教育==== '''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科'''基础教育板块应修 25 学分,针对计算机类人才培养需要具备的学科基础,设置了程序 设计基础、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、离散结构、线性代数、工程伦理、大学物理、数据结构与算法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学科基础课程,修读要求为必修。 课程清单如下: {| class="wikitable" |课程号 |课程名称 |学分 |学时 |实践学时 |修读学期 |- |1044030380 |程序设计基础 |2.5 |54 |18 |1 |- |1044010013 |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2 |- |1044040165 |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|2.5 |54 |18 |2 |- |1044030383 |离散结构 |3 |54 |/ |2 |- |1045020003 |线性代数 |3 |54 |/ |2 |- |1044030384 |工程伦理 |2 |36 |/ |2 |- |1044030385 |大学物理(二)上 |2 |36 |/ |2 |- |1044030386 |大学物理实验(二)上 |0.5 |18 |18 |2 |- |1044030387 |大学物理(二)下 |2 |36 |/ |3 |- |1044030388 |大学物理实验(二)下 |0.5 |18 |18 |3 |- |1044040422 |数据结构与算法 |3 |63 |18 |3 |- |1045020004 |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|3 |54 |/ |3 |} '''软件工程'''学科基础教育板块应修 24.5 学分,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需要具备的学科基础,设置了程序设计基础、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、离散结构、线性代数、工程伦理、大学物理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数字逻辑等学科基础课程,修读要求为必修。 课程清单如下: {| class="wikitable" |课程号 |课程名称 |学分 |学时 |实践学时 |修读学期 |- |1044030380 |程序设计基础 |2.5 |54 |18 |1 |- |1044010013 |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2 |- |1044040165 |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|2.5 |54 |18 |2 |- |1044030383 |离散结构 |3 |54 |/ |2 |- |1045020003 |线性代数 |3 |54 |/ |2 |- |1044030384 |工程伦理 |2 |36 |/ |2 |- |1044030385 |大学物理(二)上 |2 |36 |/ |2 |- |1044030386 |大学物理实验(二)上 |0.5 |18 |18 |2 |- |1044030387 |大学物理(二)下 |2 |36 |/ |3 |- |1044030388 |大学物理实验(二)下 |0.5 |18 |18 |3 |- |1044030237 |数字逻辑 |2.5 |54 |18 |3 |- |1045020004 |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|3 |54 |/ |3 |} ===专业教育=== ====1.专业核心课程====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39 学分。 课程清单如下: {| class="wikitable" |专业名称 |课程号 |课程名称 |学分 |学时 |实践学时 |修读学期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205 |电路原理 |2.5 |54 |18 |3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237 |数字逻辑 |2.5 |54 |18 |3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221 |模拟电子技术 |2.5 |54 |18 |3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296 |计算机导论 |1 |18 |/ |3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211 |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|1.5 |36 |18 |3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40009 |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4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015 |计算机组成原理 |3 |63 |18 |4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236 |数据库原理 |2.5 |54 |18 |4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40322 |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5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309 |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5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185 |操作系统 |3 |63 |18 |5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223 |软件工程 |2.5 |54 |18 |5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374 |自然语言处理 |2.5 |54 |18 |5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40017 |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6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020 |计算机网络 |3 |63 |18 |6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40437 |编译原理与设计 |2.5 |54 |18 |6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213 |计算机体系结构 |2.5 |54 |18 |6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30370 |计算智能 |2.5 |54 |18 |6 |- |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1044040026 |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7 |}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39 学分。 课程清单如下: {| class="wikitable" |专业名称 |课程号 |课程名称 |学分 |学时 |实践 学时 |修读 学期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395 |数据科学导论与行业技术规范 |2 |36 |/ |3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205 |电路原理 |2.5 |54 |18 |3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237 |数字逻辑 |2.5 |54 |18 |3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396 |数据科学系统工程(上) |3.5 |81 |36 |3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397 |Python 程序设计基础 |2 |45 |18 |3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307 |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4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398 |数据科学系统工程(下) |3.5 |81 |36 |4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370 |计算智能 |2.5 |54 |18 |4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374 |自然语言处理 |2.5 |54 |18 |4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399 |数据科学系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5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400 |计算智能课程设计 |1 |36 |36 |5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40279 |数据挖掘 |2.5 |54 |18 |5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401 |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|2.5 |54 |18 |5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402 |分布式计算与安全技术 |2.5 |54 |18 |5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403 |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 |2.5 |54 |18 |6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30404 |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 |2.5 |54 |18 |6 |- |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1044040502 |机器学习 |2.5 |54 |18 |6 |} 软件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39.5 学分。 课程清单如下: {| class="wikitable" |专业名称 |课程号 |课程名称 |学分 |学时 |实践 学时 |修读 学期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08 |计算机系统基础 |3 |63 |18 |3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304 |软件工程导论 |3 |63 |18 |3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05 |软件编程基础综合实践 |1 |45 |45 |3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06 |数据结构与软件 |3 |63 |18 |4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07 |操作系统 |2 |54 |27 |4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230 |软件需求分析 |2.5 |54 |18 |4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335 |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 |2.5 |54 |18 |4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09 |软件工程经济学 |1.5 |27 |/ |5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227 |软件构造 |2.5 |54 |18 |5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336 |信息管理 |1 |18 |/ |5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10 |团队沟通与激励 |1 |18 |/ |5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232 |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|2.5 |54 |18 |5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236 |数据库原理 |2.5 |54 |18 |5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11 |人机交互与多设备信息融合软件设计实践 |1 |45 |45 |5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12 |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实 践 |1 |45 |45 |5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13 |网络与计算 |2.5 |54 |18 |6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228 |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|2.5 |54 |18 |6 |- |软件工程 |1044040018 |软件项目管理 |2.5 |54 |18 |6 |- |软件工程 |1044030414 |软件工程综合实践 |2 |72 |72 |6 |} ====2.专业选修课程====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任选 4 门课程,完成 10 学分。 课程清单如下: {| class="wikitable" |课程号 |课程名称 |学分 |学时 |实践学时 |开设学期 |- |1044040435 |Java 技术及应用 |2.5 |54 |18 |4 |- |1044040433 |python 技术及应用 |2.5 |54 |18 |4 |- |1044040569 |web 系统开发 |2.5 |54 |18 |5 |- |1044040571 |计算机图形学 |2.5 |54 |18 |5 |- |1044030184 |人工智能导论 |2.5 |54 |18 |5 |- |1044040549 |民族元素的嵌入式计算机设计方法 |2.5 |54 |18 |5 |- |1044040352 |算法设计与分析 |2.5 |54 |18 |5 |- |1044040550 |数据可视化技术 |2.5 |54 |18 |5 |- |1044040551 |计算机博弈基础 |2.5 |54 |18 |5 |- |1044040345 |少数民族语言知识工程 |2.5 |54 |18 |6 |- |1044040544 |机器翻译 |2.5 |54 |18 |6 |- |1044040545 |人机交互 |2.5 |54 |18 |6 |- |1044040547 |决策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|2.5 |54 |18 |6 |- |1044040548 |智慧城市与社会计算 |2.5 |54 |18 |6 |- |1044040570 |移动开发技术 |2.5 |54 |18 |6 |- |1044040439 |虚拟现实技术 |2.5 |54 |18 |6 |- |1044040552 |民族数据典型应用 |2.5 |54 |18 |6 |- |1044030366 |知识图谱 |2.5 |54 |18 |6 |- |1044040573 |工科数学进阶 |3.5 |63 |/ |7 |- |1044040574 |现代科学运算 |3.5 |63 |/ |7 |}
返回至“
计算机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
”。
导航
导航
首页
最近更改
随机页面
MediaWiki帮助
常用页面
MUC群组一览
心愿单
Wiki工具
Wiki工具
特殊页面
页面工具
页面工具
用户页面工具
更多
链入页面
相关更改
页面信息
页面日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