匿名
未登录
创建账户
登录
MUC Wiki
搜索
查看“GPA”的源代码
来自MUC Wiki
名字空间
页面
讨论
更多
更多
页面选项
阅读
查看源代码
历史
←
GPA
因为以下原因,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:
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:
用户
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。
'''平均学分绩点'''(英语:Grade Point Average,缩写:GPA)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,具体算法因国家、地区及学校的不同,形成不同差异,民大的GPA算法为 5 分制。'''公共选修课成绩不会计入GPA''',只有通过与不通过之分;其他类型必修选修课成绩均会计入GPA。 == 考核成绩与绩点的关系 == {| class="wikitable" !等级 !考核成绩 !绩点数 |- |优 |90-100 |4.0-5.0 |- |良 |80-90 |3.0-3.9 |- |中 |70-80 |2.0-2.9 |- |及格 |60-70 |1.0-1.9 |- |不及格 |<60 |0 |} '''备注:一分算作0.1绩点。''' 比如某门课考核成绩是65分,则该门课绩点为1.5。 == 课程学分绩点、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 == '''课程学分绩点=课程学分X课程绩点''' 比如某门课的学分为3,考核成绩是80,那么该门课绩点为3.0,课程学分绩点为 <math>3\times3.0=9.0</math> '''平均学分绩点(GPA)等于(课程学分X课程绩点)/课程总学分''' 比如某人修了三门课:A、B、C,分别占6、3、2学分 他这三门课考核成绩分别为:82、75、64,则这三门课绩点为3.2、2.5、1.4,GPA为(3.2X6+2.5X3+1.4X2)/(6+3+2)=2.68。 <math>3.2\times6+2.5\times3+1.4\times2)/(6+3+2)=2.68</math>
返回至“
GPA
”。
导航
导航
首页
最近更改
随机页面
MediaWiki帮助
常用页面
MUC群组一览
心愿单
Wiki工具
Wiki工具
特殊页面
页面工具
页面工具
用户页面工具
更多
链入页面
相关更改
页面信息
页面日志